8  用心写作

前面七章,谈的都是写作工具与写作方法这些“术”的层面的内容,最后这一章,来谈一谈写作技巧与写作热情本身,这些东西概括起来非常好理解,就是“用心写作”。 ## 作家的共性

不少知名作家,都有自传或是描述关于自已写作过程的书籍,里面会有大量关于作家状态或是共性的探讨。如何写出好作品、如何有写作冲动,都是这一类书籍探讨的主题。

阿加莎自传 《早晨从中午开始》,这里反映出来的写作状态,并不是我喜欢的一种状态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我与白鹿原中的《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》 Steven King《写作这回事》,有关虚拟写作的成长典范 《哥德尔、埃舍尔、巴赫》二十周年版前言,这本书虽然我没有读完也不喜欢,但是作者在前言里有关创造过程的介绍,很让我满足。写作就是一个孤独和迷茫再逐步清晰的过程,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会写成哪样。

看各种作家的自传作品,其实是最好学习写作的方法。

阿西莫夫的自传里,就提到,他的写作风格、技巧、成长路径。刚开始,纯粹是出于爱好,并不是为了收入而写作;刚开始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支撑写作。写作用的是 plain text 风格。

阿加莎也是一样的,刚开始写作,出版很艰辛,也没打算把写作当职业。后来,慢慢地,定下一个一年一本书的目标。

村上春树同样是这样,在他的《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》里有提到写作的一些内容。先开了半年小酒馆,试着写了一本书后,才是全职写作的。

村上春树还有一个作品,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写的也是类似的故事。

这几位作家的共性,保持着非常简单的生活,作家笔下的世界虽然很精彩,但是生活却很简单、规律(不管这个规律是健康还是不健康)。

中国人在写作效率上也较西方人吃亏,西方人因为26个字母外加几个字符的原因,早在19世纪就能用上机械打字机,创作效率远非中文作者可比。但是西方的作家,依然喜欢用笔来创作,说笔是创作的最好工具并不为过。阿西莫夫就喜欢用笔来写(他的自传I, Asimov),阿加莎在写新书的前几章的时候,也喜欢用笔和纸,在接着写后面的内容才用打字机。我相信,这种笔和纸属于完全无序的乱画,对创作者和寻找突破口有莫大的帮助。

8.1 论写作心态

作家是特别有耐心的一批人,写一本小说,短则八九个月,长则好几年。作品刚写完,还得放上一段时间,再进行修改(村上春树就是这样)。陈忠实写《白鹿原》,构思花了两年,写作花了四年,出版又等上了一年。

写作最好的心态,就是像陈忠实一样,平静地写,慢慢地写,白天写作,晚上下棋喝酒。

如果像路遥那样拼死写书赶命写书,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。

名作家刚开始写书,都没抱着写成传世世作的想法,都只是抱着“我想写”的态度。

而西方作家,天生在写作上就可以领先中国人几百年,因为打字机的原因。西语天生就是由若干个字母、标点组成,非常符合从机械角度,发明打字机。而汉字的话,少则几千个常用汉字,打字机怎么也不可能简单。(有没有汉字打字机的图片?)只有在个人微机普及后,中国人的写作生产力才上来了。王小波如果没有他的笔记本电脑和文字处理器,他应该写不了那么多的杂文和小说吧?!

推荐一个有趣的网站:作家和他们的打字机

8.2 写作道具

这里特意用道具一词来与前几章的工具一词进行区分,更偏写作输出类的工具。

学习写作最好的方法,估计就是看作家的自传吧,很对作家在自传里都有提到写作习惯,这些恰恰是九年义务教育没有教给我们的。

1. 要用好记事本

作家都有一个笔记本系统作为百宝箱。阿加莎有很多记事本,还经常找不到他们。路遥也有很多笔记本,分类整理好。

2. 好好修改

好书都是改出来的。

3. 交叉写作交叉阅读

时不时记下自己的想法,说不定哪天就有用了。

高晓松写B小调雨后,就是一个例子。

4. 语音输入工具

阿加莎后期有用磁带辅助写作,提升写作速度;统计大师XXX也有习惯用磁带和和著者交流,通过邮寄磁带的方式。沃尔玛创始人也有用录音笔的习惯,到哪里都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。当然,这样的操作,需要配置秘书帮你把语音转成文字。在中国,这方便工具的使用,一直比较落后,这个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,60、70年代,磁带录音机在中国可是一个奢侈品,只到90年代,我感觉三用机才在中国慢慢流行起来了。中国作家好像很少用磁带来写作的,我印象中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姜文在创作《太阳照常升起》时,第一版故事是用磁带来讲述的。这是我听到过有关中国作家唯一一个用有声方式来写作的报道。

并且在语音输入这一块,英文这种表音文字,明显来得比汉语这种表意文字流畅,发音意思明确,容易处理。

EverRec 的优点在于,录制完了后,直接同步到 Evernote 笔记本里,非常方便;而科大讯飞的笔记本做得并不好,需要手动导出。

5. 文字识别

要多使用现代工具,现在文字识别技术效果已经非常好,对于需要摘录的内容,完全可以用手机拍照文字识别来减少打字量。